一、深圳眼科医院的发展现状

2025深圳眼科医院实力强劲有望在排名中名列前茅

深圳市眼科医院创建于1983年,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它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华南地区排名前三,深圳市公立三级甲等眼专科医院,它在医教研防管能力上不断提升,连续五年获得三公绩效监测指标高等级“A”级,是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广东省、深圳市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眼科学排名居全国第26位,2023年获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些成果都表明其在眼科医疗领域的实力。

医院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教学工作。2002年成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联合眼病研究中心,是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在地,也是暨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多家高校硕博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培养、教学基地。

二、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圳市眼科医院有一系列的规划和发展。其改造工程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因为医院使用时间较长,出现了建筑外立面瓷砖风化严重、时有脱落,防水层老化使室内装饰腐蚀,原有电梯容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人流量等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区域多,改造遍及各个方面,所涉协调工作繁琐,施工难度较大。但为了不影响医院有序运营,该署在医院改造时“因地制宜”进行施工,如除搭建临时护士台之外,采用人工凿除外墙瓷砖以满足就诊区及病房的降噪除尘要求,同时制定绿植区树木迁移方案以腾挪出足够场地供吊车集中进场作业,尽量减少钢结构施工对周边群众的影响。

备受关注的二期工程也已提上日程,力争2025年底竣工。二期工程位于福田区农林路与润田路交叉口东侧,新建部分占地面积暂定约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暂定约57000平方米。建成后可新增床位100张,新建大楼将构建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 +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信息技术的数据化眼健康楼宇,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眼健康服务体系,探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眼健康服务基地和眼科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谷。项目秉持“边运营,边建设”的理念,考虑新老楼一体化设计,分期建设,包括设备、地下室、流线的整合,终形成新老楼使用功能整体化。同时,在项目推进中,市工务署将继续重策划、强执行,将精细化管理贯彻到底。针对眼科医院现有建筑,组织人员现场踏勘,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努力将眼科医院打造成深圳又一精品工程。

三、深圳眼科医院在地区规划中的地位

根据《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实现“更高的健康水平、更优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医疗保障、更强的科教支撑”。目标是到2025年,千人床位数达到4.5张,三甲医院达到30家,社康机构达到1000家以上,10家医院进入全国医院排行榜百强,争取建成20个和100个省级重点学科。深圳市眼科医院作为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满足深圳市民对于眼科医疗的需求,还要在提升深圳整体医疗水平,尤其是眼科医疗水平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四、与其他眼科医疗机构的比较

在深圳,除了深圳市眼科医院外,还有像深圳普瑞眼科医院这样的眼科医疗机构。深圳普瑞眼科医院是普瑞眼科医院集团旗下的一家医院,该集团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在全国23城成立了32家眼科医院及4家眼科门诊。深圳普瑞眼科医院坐落于南山区中心地带,建筑面积逾2万平方米,病房床位80张,每年有超150万眼疾病患的到诊信任,年17万台的手术托付,是一家集眼科医疗、科研和眼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三级眼科医院。与深圳市眼科医院相比,两者都在眼科医疗领域各有特色。深圳市眼科医院有着公立三甲的优势,在科研、教学、临床研究等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而普瑞眼科医院集团在全国布局广泛,有着庞大的患者流量支撑其发展,并且在市场运营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两者在不同的方面满足着深圳市民以及周边地区患者的眼科医疗需求。

总的来说,深圳市眼科医院凭借其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在2025年有着很强的实力冲击排名前列,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眼科医疗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