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眼科的发展基石

青岛眼科名医引领2025科技发展共创眼科事业新辉煌

青岛眼科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这主要体现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上。该机构成立于1991年,是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

在科研成果方面,曾3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获山东省科学技术高奖,2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7获山东省科技类一等奖。这一系列的奖项充分证明了其在眼科科研领域的卓越贡献。近年来,在感染性眼病、糖尿病眼病、与组织工程角膜等研究方向,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并且先后承担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863计划)、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科研项目290余项,经费80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5项成果获得转让转化。

在人才建设方面,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支以院士,“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泰山学者”特聘和青年专家为骨干的眼科学创新团队;共有10位专家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眼底病学组、角膜病学组、青光眼学组、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视光学组等专业组的组长和委员。这些的人才为青岛眼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临床与科研的协同发展

青岛眼科在临床与科研的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临床方面,不断开展新的技术与服务。例如北部院区的EDOF人工晶体技术,点亮老年清晰视界,这一技术为老年患者的视力改善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不同的眼科疾病,如白内障等,也在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疗方式,并且通过名医走基层、科普义诊等活动,如走进崂山区金家岭街道、李沧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等,将眼科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提高了基层群众对眼科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在科研创新方面,2024年青岛眼科医院临床科研创新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这一研讨会为眼科领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医院还获评2024“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和“研究型学科”荣誉称号,这是对其在科研创新方面的高度认可。并且,医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建设,在眼科综合能力方面居于全国前列,在国内的《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多年位列全国眼科前十位、山东榜首。

三、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人才是青岛眼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工作人员简章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重视。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结合工作需要,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人,均为中级专业技术岗位。这一招聘计划将进一步充实青岛眼科的人才队伍,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青岛眼科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体系。在院士、“泰山学者”等专家的引领下,年轻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眼科领域的专业人才。而且,医院还注重与其他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东西帮扶、对口支援工作等,如医师至菏泽单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眼科医疗水平,也为自身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四、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在眼科技术方面,不断有新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全飞秒激光手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全飞秒激光手术又被称为微笑手术,它不需要制作角膜瓣,相比于FS - LASIK手术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飞秒激光直接在角膜基质层内做出需要去掉的透镜,整个手术过程变成了切和取两步,并且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保持手术的精准性。它可以避免制作角膜瓣引起的手术并发症,避免因为外伤引起的角膜瓣移位等风险。不过,它也存在可能术中透镜取出不全的风险,且对于瞳孔较大的患者效果可能稍差。

展望2025年及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岛眼科将在更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突破。例如在与组织工程角膜等前沿研究方向上,有望取得更多的成果并应用于临床,为更多眼科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同时,随着科研项目的不断推进和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青岛眼科在眼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都将迈向新的高度,与全国的眼科同行们一起共同绘制眼科发展的新篇章。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