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头市眼科医疗资源概况

包头市眼科科技前沿:引领眼健康构建眼病防治新局面至2025

包头市有着丰富的眼科医疗资源。包头市眼科医院于1993年经包头市政府批准成立,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家政府举办的市级眼病医院,同时也是包头医学院眼科临床学院。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指定的“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站”等重要角色。医院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6名,形成了阶梯式人才队伍,承担着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医院占地面积0.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00万,开发床位80张,年门诊量33656人次,住院1678人次。内设7个临床科室、2个医技科室、2个职能科室。在职职工8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1人,中级职称8人。并且拥有世界的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这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包头市眼科的医疗技术发展成果

在医疗技术方面,包头市眼科医院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了多项先进的眼科手术。例如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手术、角膜移植手术、RK手术治疗近视眼、透明晶体摘除+后巩膜垫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等。这些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包头市眼科医疗技术在内蒙古地区处于较为的地位。

在科研方面,医院开展了13项科研项目,其中4个荣获市级以上荣誉奖项。像“后巩膜加固术与透明晶体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进步三等奖;“应用HRTⅡ分析有无青光眼家族史及蒙汉族正常人视盘参数”获内蒙古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屈光性角膜成形术”、“海得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的正常值实验研究”获包头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科研水平,也对眼科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包头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

包头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获批成立意义重大。为推动包头市眼科诊疗技术的标准化和同质化,打造包头市眼科医疗高地,进一步提高包头市眼科专业整体诊疗水平,由包头市眼科医院组织牵头的包头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正式获批成立。11月30日召开的次会议上,质控组专家成员对中心未来工作建言献策,同时开展相关专题培训。

包头市眼科质控中心主任、包头市第四医院院长、包头市眼科医院院长边红霞宣读了相关通知,通知表明新成立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将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培训与指导,充分发挥医疗质控中心管理作用,提高全市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水平。这一质控体系的建设有助于规范包头市眼科医疗行业的发展,提高眼科医疗服务的质量。

四、包头市在眼病防治与眼健康普及方面的努力

在眼病防治方面,以青光眼为例,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在我国普通群众知晓度低,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包头市眼科医院在这方面也积极采取措施,用于青光眼筛查的主要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等,必要时进行前房角镜及视野等检查。通过筛查的方式有望降低其致盲率。

在眼健康普及方面,包头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如包头市教育系统第六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山区举行。这一活动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全面落实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营造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氛围,培育视力健康文化。活动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与参与,如包头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的大力支持,活动采用线下和现场直播方式进行,学校、师生、家长、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其中。

五、未来包头市眼科科技发展的展望与合作项目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未来包头市眼科科技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在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2023 - 2027年将开展“合作共建内蒙古地区以人为本综合眼保健模式项目”,这一项目虽然以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为开展地,但对包头市眼科科技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项目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卫健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 - 2025年)》,响应落实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关于支持朝聚(内蒙古)眼科医院与各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的函,推动满足内蒙古地区眼健康服务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包头市眼科有望在眼科设备技术、眼科医疗检查、眼科常用药物、眼科医疗器械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同时也期待包头市的各个眼科相关机构能够继续加强合作,提高包头市整体的眼科医疗水平,为包头市乃至内蒙古地区的眼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