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眼科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作为国内的眼科专科医院,在眼科医疗、科研及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这背后,离不开众多导师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导。他们不仅在临床一线为患者解除病痛,还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眼科专业人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山眼科医院,认识一下这些杰出的导师们。
青光眼领域的导师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眼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中山眼科医院在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方面处于国内水平,有多位导师在此领域深耕多年。
黄晶晶教授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她在中山眼科中心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一直致力于青光眼防治、视神经保护及眼科影像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作为导师,她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以激发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她的主要学术任职众多,包括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杨扬帆主任医师同样专注于青光眼领域。他是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特需医疗科主任。从事眼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光眼术后瘢痕调控、房水排出通路及调控机制、青光眼防治模式研究及眼科新药。他擅长青光眼早期诊断及各类型青光眼的药物、激光、手术治疗,对青光眼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模式、青光眼手术及抗瘢痕化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主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还被评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
肖辉副主任医师也是青光眼防治领域的导师。他从事眼科临床10余年,专注于青光眼防治、OCT及OCTA影像、影像与人工智能等研究,对早期青光眼诊治、眼底OCT及OCTA成像、青光眼与非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的影像功能鉴别、以及少/罕见青光眼相关眼病影像特点,早期青光眼智能有一定研究。以(含共一)作者在BJO、Retina、J Glaucoma等杂志发表文章25篇,主持广东省级及厅级科研基金3项,参与编撰专著3部, 共同发明专利2项。
白内障领域的专业导师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中山眼科医院的导师们在白内障的防治、手术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
谈旭华副主任医师是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白内障科教学主任,哈佛医学院麻省眼耳医院访问学者。从事白内障临床和科研工作15年,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及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白内障防治、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和屈光力计算、晶状体发育和再生、屈光性和复杂性白内障手术。他还是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性白内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黄圣松主任医师在白内障领域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是博士,白内障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中山眼科中心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22年,曾长期从事基层白内障复明手术工作,以及基层医院眼科医生白内障手术技术培训。专注于白内障、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擅长微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晶状体不全脱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眼底手术后并发白内障等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编写《眼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荣获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颁发的白内障手术培训师称号。
曾明兵副主任医师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专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擅长白内障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尤其擅长各种复杂类型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成果,以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眼整形与泪道领域的专家导师
眼整形与泪道疾病的治疗不仅关乎患者的视力健康,还对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中山眼科医院的导师们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和专业素养。
黄丹平教授是眼整形与泪道科的专家。她是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6年,是国内早开展眼整形手术的专家之一。擅长各种眼部整形美容手术,对上睑下垂矫正术、小睑裂综合征矫正术,活动性义眼座植入术,双重睑成形术,眼袋整复术,以及泪道激光成形联合义管植入术和激光美容术,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还是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
陈荣新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眼整形诊疗、泪道疾病影像学研究及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基础研究。他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眼整形与泪道科秘书、研究生教学专家组成员,中山医学院眼科学系教学秘书。主持多项及省级科研项目,以或通讯作者在OPRS、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Acta Pharmacol Si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现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眼科超声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眼整形眼眶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任职。
角膜及眼表疾病领域的创新导师
角膜及眼表疾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眼部舒适度,中山眼科医院的导师们在该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袁进教授是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角膜及眼表疾病、眼科高性能智能成像技术装备、新型生物修复材料。承担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自然重点基金等多项基金,以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80余篇,IF>10有10篇,其中高被引论文4篇,制定共识/指南4项,标准4项,申请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4项,完成成果转化6项,累计转化合同金额近4亿。
其他领域的导师
除了上述领域,中山眼科医院的导师们在其他眼科领域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葛坚教授是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中山大学名医,第二届羊城名医、国之大医·特别致敬、973项目科学家等。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眼科与组织工程、近视防控研究、青光眼防治研究。曾任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暨眼科医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等重要职务,在眼科界具有的声誉。
陈彬教授自1986年进入中山大学眼科医院以来,一直致力于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他是国内外眼底病变、角膜疾病的特殊手术治疗的专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底疾病诊治及角膜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和基础研究。在该领域已经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发表在SCI收录杂志上的论文超过60篇,总被引用次数超过5000次,H因子为36。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成功发现多个新基因、新致病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临床方面,他特别擅长白内障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角膜移植手术和眼底疾病诊治。
刘泉主任医师擅长近视眼及其他屈光不正(包括老花眼)的矫治及手术治疗,全飞秒手术、ICL晶体植入术、个性化半飞秒手术、老视手术、优化相差引导的个性化手术、二次增效手术、个性化角膜交联手术等;还擅长翼状胬肉、角膜病、霰粒肿、远视等的治疗,是国内开展角膜微创屈光手术—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早及手术量多的医师之一,对近视眼手术及其相关疾并发症的诊治以及儿童屈光不正、弱视的控制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林小铭主任医师擅长青少年近视防控、斜视与弱视的诊治以及眼的显微外科手术。吴河坪副主任医师擅长斜视的诊断、治疗和手术。
导师们的共同特点与贡献
这些导师们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能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眼科疾病。无论是青光眼、白内障等常见疾病,还是一些罕见的眼科病症,他们都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科研方面,他们积极探索眼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眼科医学的发展,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创新。例如,袁进教授在角膜及眼表疾病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该领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杨扬帆主任医师在青光眼防治模式研究及眼科新药方面的探索,有望为青光眼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作为导师,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眼科专业人才,为眼科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山眼科医院导师团队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眼科健康需求的增加,中山眼科医院的导师团队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科研方面,他们将继续深入探索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推动眼科医学的创新发展。例如,在人工智能、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有望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在临床治疗方面,他们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广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对基层眼科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眼科医疗水平,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先进的眼科治疗技术。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培养出更多具有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眼科专业人才,为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中山眼科医院的导师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和敬业精神,在眼科医疗、科研及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是眼科界的精英,是患者的希望,是推动眼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山眼科医院将继续保持地位,为更多的眼科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