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详情
中心概况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卫生健康委属委管的眼科专科医院,1995年成为中国三甲眼科医院。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53年组建,1965年移至现址建成眼科医院,2001年10月更名为现名。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眼科视光学系,是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是我国规模大的公立眼科医院,中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中国的医学学术组织总部所在地(亚太眼科学会、亚非眼科学会亚洲办公室)。
历史沿革 1953年,由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当时住院床位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现有317张;1983年,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厅级建制;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获得荣誉 1989年,眼科学被教委审核批准为全国眼科学重点学科点;1990年,卫生部批准在中心内成立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1995年,眼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选,成为国内眼科三级甲等医院。
社会责任与创新 开展“百城光明行”,从医教、研、防多方面联通百城眼健康医疗服务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送医上门;前往新疆喀什、西藏林芝等57个城市,500余名患者通过手术重获光明;建立六位一体的移动医疗平台,开展眼科健康智能筛查活动,落地新型的智能三级诊疗模式,共建中国城市眼健康指数,以5G智能眼科巡诊车、中山大学科考船、国产大飞机、卫星等先进科技载体为依托,落实巡回医疗任务。
地址与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54号(区庄院区)、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7号(珠江新城院区);邮编:510060 / 510623;电话:020 - 66607666
重要活动 2025年1月17日,在中山大学北校园校友会堂举办2024年度总结表彰会暨2025年迎春联欢会,相关部门和兄弟单位领导嘉宾、中心党政领导、在职教职工代表、退休教职工代表及年度受表彰的同志等参加。中心党委书记李强表示2024年中心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心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心在医教研防管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学科与师资 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举例部分师资:向孟清研究分子医学,聚焦视网膜发育、再生和发病的分子机制等;庄菁研究眼科学,专注角膜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刘杏教授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药物及手术治疗等;张秀兰教授擅长各种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和处理。
眼底病科情况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科(区庄院区)是全国的眼底病科专科之一。拥有国内的眼底病手术治疗平台、眼底病药物治疗平台、影像及电生理检查平台、激光治疗平台、眼内靶向药治疗平台、神经眼科诊疗平台等。专家团队实力雄厚,现有以科主任马进教授引领的正高教授/主任医师团队5人、研究员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及专科医师等13人。以眼底病变精准诊治为特色,通过眼底影像学分析,借助多种手段致力于各类眼底疾病的病因和诊治分析。科室是全国的眼底病疑难诊疗中心,患者来自全国32省市及欧美、港澳台,科室年门诊量超过8万人次,造影及相关影像检查超过4万眼次。
其他事件 2024年6月1日,在广东省卫健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指导下,作为牵头单位开展2024年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眼科专业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圆满结束,设有广州、深圳二城四考点,来自全省33个规培基地的292名住院医师参加考核,考前多方联动精心部署。

备注:文章中未提及“黎伟”相关信息,若有其他需求,请提供更多相关内容。

想了解中山眼科医院黎伟?这些信息别错过!

术语解释: - 三甲眼科医院:是我国对医院等级划分中的别眼科医院,代表着在医疗服务、医疗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标准。 - 眼底病:是指发生在眼底部位的疾病,眼底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脉络膜等,眼底病会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合格医师。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