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详情
所在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科室 眼底病科(珠江新城院区)、眼底外科、小儿眼病与眼遗传科、眼底病治疗中心
职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眼底病科(珠江新城院区)主任等
擅长领域 常见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的诊疗,特别擅长儿童眼底病和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包括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儿童眼底病、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学术任职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重点实验室PI,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保健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等
教学工作 常年从事眼科学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进修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荣誉奖项 2012年度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奖,2011年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带教老师,2010年度和2013年度全国病例比赛一等奖
科研成果 主持、省市基金项目共11项,其他课题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作者或通讯作者24篇,以及通讯作者发表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 2020丁小燕观点》和《儿童眼底病图谱》专著;以发明人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2项
临床研究 担任一项临床新药试验《康柏西普治疗极低视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PI,参与数十项大型临床研究,已完成三项研究者自发的多中心或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出诊信息 珠江新城院区: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7号;区庄院区: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54号;好评率96,关注数3576
挂号方式 1.微信:关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公众号预约;2.APP:下载“中山眼科中心”预约;3.电话:拨打020 - 114,按提示预约;4.现场:人工窗口或医院内自助机

术语解释:

广州眼科大咖丁小燕:眼底病诊疗的卓越先锋!

  • PI:学术带头人,在科研项目中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协调等工作。
  • SCI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论文,代表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 抗VEGF: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用于治疗眼底疾病的药物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减少异常血管和渗漏。

在广州的医疗领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丁小燕教授则是这颗明珠上为耀眼的光芒之一。她在眼底病诊疗领域深耕多年,凭借精湛的医术、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度的责任感,成为了众多患者眼中的希望之光,也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一、专业成就:眼底病诊疗的中流砥柱

丁小燕教授从事眼底病专业已达20年之久,这20年的时光见证了她在专业领域的不断成长和卓越成就。她擅长常见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的诊疗,特别在儿童眼底病和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底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丁小燕教授凭借其精湛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地诊断视网膜脱离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她熟练掌握各种视网膜脱离手术技术,如玻璃体切割术、巩膜扣带术等,为众多患者成功地恢复了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丁小燕教授深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复杂性和危害性,她积极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和综合治疗工作。通过定期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地延缓了疾病的进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眼底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视力。丁小燕教授在黄斑变性的治疗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她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治疗技术,如抗VEGF治疗、光动力疗法等,为黄斑变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高度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除了会导致视力下降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底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丁小燕教授对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她能够为高度近视患者提供全面的眼底检查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度近视的眼底并发症。

儿童眼底病是眼底病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由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儿童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挑战性。丁小燕教授特别擅长儿童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她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非常注重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她用耐心和爱心赢得了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和好评,为众多儿童眼底病患者带来了光明的未来。

二、学术造诣:科研与教学的双栖明星

丁小燕教授不仅是一位的临床医生,还是一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家。她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眼底病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方面,丁小燕教授主持、省市基金项目共11项,其他课题项目10余项。她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儿童眼底病、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等。她以及通讯作者发表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眼底病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主编,丁小燕教授出版了《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 2020丁小燕观点》和《儿童眼底病图谱》专著。这些专著凝聚了她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为眼底病领域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针对临床诊疗迫切需要的痛点以及进口医疗器械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丁小燕教授重视科研创新,重视临床转化。她以发明人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2项。这些专利的获得,不仅体现了她的科研创新能力,也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在教学方面,丁小燕教授常年从事眼科学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进修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她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她曾获得2012年度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奖,2011年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

自2015年起,丁小燕教授作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组核心成员,参与设计、实施了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副主编,她出版了《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眼科基本操作SOP》(广东省科技出版社,2017年)。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培养的眼科医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社会担当:推动眼科事业发展的践行者

丁小燕教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推动眼科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全民眼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如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保健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等。在这些学术组织中,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行业规范的制定,为推动眼底病领域的发展和提高眼科医疗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4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的“眼底血管稳定前沿进展 - 中外对话”学术研讨会议上,丁小燕教授作为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国内外的眼科专家共同探讨眼底血管疾病的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技术。这次级会议集聚了眼科领域内的众多专家,丁小燕教授的参与不仅展示了她在眼底病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也为国内眼科医生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8月1日,丁小燕教授参加了“寻访革命老区 守护眼睛光明”义诊活动。在活动中,她和其他眼科专家一起为群众免费进行眼科疾病的筛查,仔细地为群众进行视力测试和眼底疾病、白内障及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眼病筛查,对检查发现的眼科疾病及时告知当事人,提供建议治疗方案,并记录下电话号码以便今后随访。同时,她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并就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如何保护眼睛、预防眼病进行宣传讲解。这次义诊活动得到了患者及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充分体现了丁小燕教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患者口碑:德艺双馨的光明使者

丁小燕教授在患者中享有的声誉和口碑。她的患者印象是诊断认真、态度好、诊断明确。她的好评率达到96,关注数3576,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患者对她的信任和认可。

许多患者在接受丁小燕教授的治疗后,都对她的医术和医德赞不绝口。一位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康复后感激地说:“是丁教授给了我第二次光明,她不仅医术高超,而且态度和蔼可亲,让我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一位儿童眼底病患者的家长也表示:“丁教授对待孩子非常耐心和细心,她的治疗方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非常感谢她。”

丁小燕教授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精神内涵。她不仅关注患者的疾病治疗,还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五、挂号与就诊:便捷与的就医体验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作为眼科疾病专科,全国排名,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很多病人前来就诊。尤其是在暑假期间,就医人数众多,主要包括学生群体集中就诊和假期眼科检查需求的增加。据报道,两个月内大约有七八万人前来就诊,占全年学生验光总量的一半。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丁小燕教授提供了多种挂号方式。患者可以通过微信关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公众号预约挂号,也可以下载“中山眼科中心”APP进行预约。此外,患者还可以拨打020 - 114,按提示进行预约挂号,或者在现场的人工窗口或医院内自助机进行挂号。

丁小燕教授的出诊信息包括珠江新城院区(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7号)和区庄院区(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54号)。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院区就诊。

六、展望未来:持续创新与引领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眼底病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丁小燕教授表示,她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为眼底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科研方面,她将继续深入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儿童眼底病、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等领域,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在教学方面,她将继续培养的眼科人才,为眼底病领域的发展储备力量。她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社会公益方面,她将继续积极参与眼科公益活动,为提高全民眼健康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将通过开展眼科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眼底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眼健康意识。

丁小燕教授是一位在眼底病诊疗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专家。她以精湛的医术、深厚的学术造诣、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患者口碑,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为眼底病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为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