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眼科医院王敏:医术精湛的光明守护者
A-
A+
2025-04-10 07:46:52
270 评论
维度 |
详情 |
基本信息 |
王敏,男,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198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担任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眼底内科主任、黄斑病诊治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 |
工作经历 |
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年,曾先后在美国迈阿密大学Bascom Palmer眼科医院、美国旧金山Smith - Kettlewell眼科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Beckman眼科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学习和工作。在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工作。 |
学术任职 |
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糖尿病眼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常委,眼循环学会董事会成员和发起会员,中国PCV联盟阅片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和《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审稿人,Journal of Neuro - ophthalmology编委和中文版编委,临床视觉电生理协会(ISCEV)会员,美国视觉科学和眼科学会(ARVO)会员,美国眼科学会(AAO)会员。 |
擅长领域 |
1. 利用各种先进影像学技术对眼底病和神经眼科疑难疾病进行诊治和研究。 2. 黄斑疾病(如老年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3.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4. 脉络膜疾病(如各种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骨瘤)。 5. 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 6. 神经眼科疾病(如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脊髓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瞳孔异常、复视)。 7. 遗传性视网膜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病、Best病)。 8. 青光眼的诊治。 9. 白内障手术、近视矫正手术、以及各种复杂眼病的治疗,擅长屈光手术。 |
学术成果 |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3篇,参编教材1部。在国内外知名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
服务特点 |
1. 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用心倾听每位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手术技巧细腻,几乎达到了艺术般的境界,深受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3. 非常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总是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问题和担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 |
出诊信息(部分) |
1. 2025 - 02 - 25周二下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汾阳路总院),特需门诊,挂号费366元。 2. 2025 - 03 - 03周一下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汾阳路总院),特需门诊,挂号费366元。 3. 2025 - 03 - 04周二下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汾阳路总院),特需门诊,挂号费366元。 4. 2025 - 03 - 07周五上午,王敏医生个人工作室(上海市闵行区),特需门诊,挂号费1500元。 5. 2025 - 03 - 14周五上午,王敏医生个人工作室(上海市闵行区),特需门诊,挂号费1500元。 6. 2025/02/28上午,眼耳鼻喉科医院(含宝庆浦江)停诊。 |
术语解释:

-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视网膜功能的技术,它可以测量视网膜不同区域的电活动,帮助医生了解视网膜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眼底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频域OCT:即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眼部组织的细微结构,在眼科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眼底自发荧光:是指眼底组织在没有外界光源激发的情况下自身发出的荧光,通过检测眼底自发荧光可以反映眼底组织的代谢和病理状态,辅助诊断多种眼底疾病。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照相。它可以动态地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等,对于诊断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等具有重要价值。
- 脉络膜ICG造影:是一种利用吲哚菁绿(ICG)作为造影剂的眼底血管造影技术,主要用于观察脉络膜血管的情况,对于诊断脉络膜疾病有独特的优势。
- 微视野:是一种检测视网膜功能的方法,它可以测量视网膜不同部位的光敏感度,帮助医生评估视网膜的功能损伤程度,对于青光眼、黄斑疾病等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 神经眼科:通常指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视力下降、视野遮挡、复视(视物成双)等症状的相关学科领域,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眼科疾病之间的关系及诊治方法。
王敏医生在上海的眼科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使得他在患者和同行中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在多种眼科疾病的诊治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并且不断学习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从他的出诊信息可以看出,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就诊,但需要注意不同出诊地点的挂号费用有所差异。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发表的多篇论文和参编的教材也为眼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总之,王敏医生是一位值得患者信赖的眼科专家。
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王敏医生所擅长的各种技术和领域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例如,对于黄斑疾病的诊断,可能需要综合运用频域OCT、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多种技术来全面了解病变的情况,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病变情况,而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可以评估视网膜的功能损伤程度,两者结合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服务患者方面,王敏医生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他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这不仅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也增加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在手术治疗中,他细腻的手术技巧更是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他在不同医院的工作经历也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他的专业医疗服务。
从学术任职来看,王敏医生在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这不仅体现了他在眼科领域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也为他参与行业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提供了平台。他作为多个医学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对于保证学术论文的质量、促进学术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出诊信息方面,患者在选择就诊时需要考虑挂号费用、就诊时间和地点等因素。不同的出诊地点可能提供不同的服务和设备,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停诊信息也需要患者及时关注,以免耽误就诊。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眼科领域也在不断进步。王敏医生不断学习上的新医疗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诊疗中,这体现了他的进取精神和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他的学术成果和临床经验也为年轻的眼科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培养更多的眼科专业人才。
在面对各种眼科疾病时,王敏医生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地诊断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遗传性视网膜病,由于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王敏医生可以利用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对于青光眼和视神经疾病,他擅长利用视觉电生理技术和频域OCT等手段进行诊断和研究,能够更精准地把握疾病的发展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在临床教学方面,王敏医生作为研究生导师,承担着培养新一代眼科专业人才的重任。他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可以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眼科领域不断成长和进步。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科研工作中,王敏医生发表的论文和参编的教材为眼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他的研究成果可以推动眼科医学的发展,为解决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他在利用先进影像学技术对眼底病和神经眼科疑难疾病进行诊治和研究方面的成果,可能会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王敏医生在上海眼科界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专业技术和学术成就上,还体现在他对患者的关怀和服务上。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眼科医生的职责和使命,为众多眼疾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光明。无论是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还是在手术台上,他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在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王敏医生也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他可能会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为眼科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也将继续培养更多的眼科人才,为眼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王敏医生进行治疗是一个较为可靠的选择。患者在就诊前可以了解他的出诊信息,提前做好挂号和就诊准备。在就诊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如实向医生反映自己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同时,患者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
总之,王敏医生是一位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身的眼科专家。他的专业能力、服务态度和学术成就都值得患者和同行的尊敬和认可。在上海的眼科医疗领域,他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推动眼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