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干眼症患者相关数据 备注
综合资料 全球干眼症患者3.44亿,占眼科门诊人次的30,每年10增长;中国干眼症患者8000万,排名居眼科疾病第二名 此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山西省眼科医院角膜病科主任医师韩玉萍 原来干眼患者大概占到门诊患者的1/4或1/5,现在基本占到1/3甚至是一半,原来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现在从孩子到老人都有 反映近年来山西省眼科医院干眼患者比例变化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2013)》 中国的干眼发病率高达21 - 30,干眼患者人数预计已达到3.6亿 数据显示中国干眼发病率及患者规模
流行病学调查 全球干眼的发病率达8 - 34,亚洲干眼发病率居全球前列,中国发病率到达了21 - 30 体现全球及中国干眼发病率范围
武汉市医院眼科主任肖泽锋 该科每周能接诊七八十名干眼症患者 反映武汉市医院眼科干眼症接诊情况
杨燕宁 在自己的门诊中,半数以上患者都有干眼症 体现杨燕宁门诊中干眼症患者比例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眼科医生 干眼症的就诊人数达眼科门诊就诊人数的50以上,其中年轻人的比例逐年升高 反映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眼科干眼症患者比例及年轻化趋势
统计数据 中国干眼症患者数量已达到约3.6亿人,且发病趋势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 显示中国干眼症患者规模及年轻化趋势

解释说明: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与蒸发过强型干眼密切相关,会导致脂质层质和(或)量异常。泪膜:眼球表面的一层膜,分为油脂层、水液层及粘蛋白层,对眼睛起到保护等作用,当泪膜的质或量或液体动力学异常时会引发干眼症。

惊!眼科医院里干眼症患者比例竟如此之高?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眼睛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眼科疾病的种类繁多,而其中干眼症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各大眼科医院里,干眼症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干眼症概述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主要是由于泪膜的质或量或液体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眼球表面有一层重要的泪膜,它靠眨眼睛均匀覆盖在眼表,每次眨眼时,眼睛会形成一层新的泪膜。这层泪膜分为油脂层、水液层及粘蛋白层,任何一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干眼症。

根据泪膜异常原因,干眼症可分为5种类型。水液缺乏型干眼是因水液性泪液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常见于干燥综合征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蒸发过强型干眼则是因脂质层质和(或)量异常而引起,像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眼睑其他异常等都可能导致。黏蛋白缺乏型干眼是由于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等情况。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是因泪液动力学异常引起,例如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混合性干眼是常见的类型,由二种或以上原因导致。

干眼症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常见的有眼部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针刺感、眼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这些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全球及中国干眼症患者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干眼症患者数量庞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干眼症患者达3.44亿,占眼科门诊人次的30,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这表明干眼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眼科问题,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中国,干眼症患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中国干眼症患者有8000万,排名居眼科疾病第二名。另外,根据《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2013)》的结果,中国的干眼发病率高达21 - 30,干眼患者人数预计已达到3.6亿。还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亚洲干眼发病率居全球前列,其中中国发病率更是到达了21 - 30,每5人至少有1人患干眼症,甚至约每4人中就有1人患病。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有较高的干眼症患病率。其中21岁至50岁人群干眼症发病率为22.5,65岁以上人群干眼症发病率为33.75。这说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面临着干眼症的威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有所增加。

眼科医院干眼症患者比例变化

近年来,各大眼科医院接诊的干眼症患者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山西省眼科医院角膜病科主任医师韩玉萍发现,原来干眼患者大概占到门诊患者的1/4或1/5,现在基本占到1/3甚至是一半,而且原来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现在从孩子到老人都有。这一变化反映出干眼症的发病范围在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特定年龄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在2018年专门开设了干眼门诊,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干眼患者。副主任医师邓世靖表示,这几年患者的数量非常大,而且是不断增加的,连挂号也变得越来越难。这充分体现了干眼症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眼科医生也指出,近年来,干眼症的就诊人数达眼科门诊就诊人数的50以上,其中年轻人的比例逐年升高。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年轻人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正逐渐成为干眼症的高发人群。

武汉市医院眼科主任肖泽锋称,如今该科每周能接诊七八十名干眼症患者。杨燕宁在自己的门诊中,半数以上患者都有干眼症。这些数据都表明在不同的眼科医院,干眼症患者在门诊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都相当高。

易患干眼症的人群

了解易患干眼症的人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年龄较大的患者及女性患者是干眼症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泪液分泌可能会减少,从而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如水平的变化等,也更容易患上干眼症。

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使用频率较高者也是易患人群之一。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人们的眨眼次数会不自觉减少,导致泪膜蒸发过快,无法及时补充和更新,从而引发干眼症。例如程序员、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患干眼症的几率相对较高。

较长时间佩戴角膜接触镜者,以及角膜接触镜佩戴不耐受者也容易出现干眼症。角膜接触镜会影响泪液的正常分布和代谢,长期佩戴可能导致眼部干燥、不适。

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球结构可能存在一定改变,影响泪液的动力学,增加了患干眼症的可能性。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双重睑术或其他眼睑手术者,由于眼睑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泪膜的稳定性也会受到破坏,容易引发干眼症。

有全身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他们的身体代谢和免疫功能可能存在异常,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眼表的健康,从而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存在变态反应病史患者,如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眼部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进而引发干眼症。

精神压力较大、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他们的神经调节功能可能会出现紊乱,影响泪腺的分泌功能,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增加患干眼症的几率。

干眼症的危害

许多人认为干眼症只是小问题,不需要治疗,滴点眼药水就会好。殊不知,干眼症并不是所谓的“无害”眼病。它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干眼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演变成结膜炎或角膜炎等眼病。结膜炎和角膜炎会导致眼部疼痛、红肿、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眼部健康。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青光眼,这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眼睛长期干涩还会造成眼组织不可恢复的伤害、视力下降,特别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失明。因此,我们必须对干眼症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

干眼症的治疗与预防

在干眼症的诊治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体征,采取不同的诊治方案。人工泪液是比较常见的诊治方法,它可以补充泪液,缓解眼部干涩等症状。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干眼症,还可能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针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等。

正确的用眼和饮食习惯,也是人们远离干眼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看看远处或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放松。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眼睛与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

在饮食方面,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的健康有益,可以帮助维持泪膜的稳定性。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也有助于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对于一些容易患干眼症的人群,如老年人、电脑工作者等,可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干眼症。同时,要注意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多风的环境中。

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干眼症的发病率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干眼症的研究和宣传,提高人们对干眼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医疗机构应不断提高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研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同时,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普及干眼症的预防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保护眼睛,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关注干眼症这一问题,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的用眼环境。例如,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用眼卫生的教育,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安排,减少员工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总之,干眼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眼科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眼部健康,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让我们的眼睛保持明亮和健康。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