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规划床位 基建总投资 建筑特色 相关招标信息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眼科中心易地扩建项目 建成后开启“一院两区”新格局,提供更优眼科医疗服务;新院区主打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大L”型为医疗服务区域,“小L”型为科研、教学、行政区域 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南面为港澳路、东面为望洋山路、北面是津湾东六街 20亩 57000多平方米 300张 3.85亿元 以汕头眼科中心logo为原型设计“双L”型异构建筑,用红色外墙寓意医者用奉献与爱心浇灌光明;大楼是医院LOGO——眼睛的异变建筑,以故宫红墙为主色,建筑整体为一幢,分地下室2层,裙楼5层,第5层为空中花园,第6层起分南、北塔楼两幢,南塔楼为住院楼共6层,北塔楼为科研教学综合楼共8层 1.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潜在投标人应在广东省获取招标文件,于2025年02月25日09时30分前递交投标文件;招标代理机构为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2.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预算审核服务:2024年08月02日至2024年08月08日获取招标文件,售价300元,2024年08月22日09:15开标 3. 初步设计概算评估:采用多选一的直接选取方式选取工程造价服务机构 4. 导视识别(标识)系统设计修订服务项目:公开选取工程设计中介服务机构

术语解释:

汕头眼科医院易地重建:开启粤东眼科医疗新时代!

  • “双L”型异构建筑:以汕头眼科中心logo为原型设计的独特建筑造型,“大L”型和“小L”型建筑各自承担不同的医院功能。
  • 智慧医院: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实现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多方面的运行和优质服务的医院模式。

引言

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升级扩容对于提升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汕头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在医疗领域一直积极探索与创新。其中,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眼科中心的易地重建项目备受瞩目。该项目不仅是汕头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华侨试验区打造粤东医疗服务新高地的关键举措。随着新院区的落成,将为粤东及周边省市的群众带来更加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开启粤东眼科医疗的新时代。

汕头眼科中心发展历程与重要地位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眼科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它有着独特的发展背景和重要的行业地位。作为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非营利性三级公立眼科专科医院,汕头眼科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宗旨,致力于眼科医疗、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工作。多年来,该中心汇聚了一批国内的眼科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在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无论是常见的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还是复杂的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疑难病症,汕头眼科中心都能够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其在眼科领域的专业声誉不仅在汕头本地深入人心,更是在粤东及周边地区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华侨试验区的医疗发展布局与战略意义

华侨试验区近年来提出全力打造粤东医疗服务新高地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华侨试验区作为汕头的重要发展区域,承担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完善医疗服务配套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引进和建设高水平的医疗机构,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汇聚到该区域,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优质的医疗服务也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今年是华侨试验区设立10周年,在这10年的发展历程中,试验区在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除了新增汕头眼科中心新院区外,汕头市中心医院易地重建项目也在加快建设,力争2025年投入使用。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华侨试验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随着一座座医院的落地,华侨试验区的大健康产业正不断集聚发展。医疗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例如,医疗器械研发、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产业都将受益于优质医疗资源的汇聚。这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汕头眼科中心新院区的亮点与优势

建筑设计独具匠心

新院区位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5.7万多平方米,共规划床位300张,总医疗空间超3万平方米。其主体以汕头眼科中心logo为原型设计“双L”型异构建筑,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医院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红色外墙寓意医者用奉献与爱心浇灌光明,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大L”型建筑是医疗服务区域,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用优质服务惠及眼疾患者。这里拥有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先进的检查设备和舒适的病房环境,为患者提供了便捷、、温馨的就医体验。“小L”型建筑是科研、教学、行政区域,将以临床问题作为科学研究导向,以科学研究反哺推动临床眼科发展,以创新为人才培养和医院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科研区域配备了的实验室和科研设备,能够满足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的眼科研究工作。教学区域则为培养的眼科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和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

在医疗服务方面,新院区“科技感”十足,主打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这一特点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通过智能化的预约挂号系统,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预约挂号,避免了排队等待的烦恼。医院内部的导诊系统也采用了智能化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快速准确地引导患者到相应的科室就诊。在医疗设备方面,新院区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如高端的眼科诊断设备、激光治疗设备等,这些设备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详细的诊断信息,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传输,方便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和病例讨论,提高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准确性。

汕头眼科中心易地重建项目的建设意义与影响

提升区域眼科医疗服务水平

汕头眼科中心易地重建项目的落成,将极大地提升粤东及周边地区的眼科医疗服务水平。新院区拥有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更加专业的医疗团队和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对于一些复杂的眼科疾病,患者不必再远赴外地就医,在本地就能够享受到国内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这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新院区的建设也将吸引更多的眼科人才汇聚到汕头,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推动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华侨试验区乃至整个汕头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前所述,医疗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汕头眼科中心新院区的落成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华侨试验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例如,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可以与医院合作,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医药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医院的临床需求,研发和生产更加有效的眼科药物。同时,健康管理机构也可以与医院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这些产业的协同发展将促进大健康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一直是制约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汕头眼科中心易地重建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新院区选址在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该区域相对来说医疗资源相对薄弱。新院区的建成将为该区域及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眼科医疗服务,缩小区域之间的医疗差距。同时,通过“一院两区”的格局,医院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区,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汕头眼科中心易地重建项目的相关招标与建设进展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多个招标环节,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从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到预算审核服务,从初步设计概算评估到导视识别(标识)系统设计修订服务项目,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项目建设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例如,在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招标中,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中标,这表明该项目在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将得到专业的支持和保障。在初步设计概算评估环节,采用多选一的直接选取方式选取工程造价服务机构,确保了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汕头眼科中心将以全新的姿态为广大患者服务。

未来展望

随着汕头眼科中心新院区的落成和投入使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该中心将继续发挥其在眼科领域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方面,医院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眼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加前沿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医院将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华侨试验区打造粤东医疗服务新高地的战略背景下,汕头眼科中心将与其他医疗机构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区域医疗事业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粤东地区的眼科医疗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为广大群众的眼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结论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眼科中心的易地重建项目是汕头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华侨试验区打造粤东医疗服务新高地的关键项目。新院区的落成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也为区域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建筑设计的创新、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以及与周边产业的协同发展,汕头眼科中心将在提升区域眼科医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该中心能够不断创新和进取,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同时也为推动汕头乃至粤东地区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广大群众也应该积极关注和支持医疗事业的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