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有这样一家医院,它承载着120年的光辉历史,始终坚守“治病救人,防盲剔苦”的办院宗旨,与光明同行,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它就是河北省眼科医院。近期,河北省眼科医院迎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家医院的新近况。
120周年院庆: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2024年对于河北省眼科医院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医院迎来了建院120周年。10月18日,在河北省眼科医院顺德院区,顺德府仁慈医院旧址开展仪式热烈举行,为期3天的1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顺德府仁慈医院旧址位于邢台市襄都区顺德路303号,这座两层砖木结构、略带西方天主教风格的建筑,不仅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医院120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曾是波兰籍眼科医生宣蔚仁、该院老院长徐校卿、尹丁凡工作生活的地方。
活动当天,波兰西里西亚医科大学副校长Edward Wylegala,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海龙,邢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钱丽霞等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河北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王莉菲主持会议,Edward Wylegala院士、孙宁主任、钱丽霞副市长先后为活动致辞,共同表达了对医院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随后,在场嘉宾共同为顺德府仁慈医院旧址开展点睛,标志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将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院庆系列活动不仅是对医院12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医院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重要契机。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眼院人继续秉承办院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的光明与健康保驾护航。
合作:聘请外籍客座教授,提升科研实力
10月18日上午,就在院庆活动开展的同一天,河北省眼科医院在门诊四楼会议室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术合作签约仪式。医院与波兰西里西亚医科大学副校长Edward Wylegala、海外华人视觉与眼科研究联合会(OCAVER)第五届主席曹景泰、新加坡国立卫生保健集团眼科研究所Rupesh Agrawal、埃及卡塔尔哈马德医疗眼科调查组Mohamed Farouk Mohamed Ahmed Mousa等4位外籍专家进行了签约,并聘请他们为客座教授。
这一举措无疑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外籍专家们在眼科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他们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通过与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医院的医生和科研人员能够接触到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推动医院在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例如,在临床治疗方面,外籍专家可以带来上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在科研领域,他们可以与医院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展高水平的研究项目,有望在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解决眼科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迁建工程二期:改善条件,推动医疗事业发展
目前,在襄都区河北省眼科医院迁建工程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装修工作。该项目位于一期项目北侧,主要建设一栋临床科研教学楼和一栋制剂研发中心楼,全部为装配式建筑。
项目负责人河北省眼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志敏介绍说,目前医院大楼主体结构已经建设完毕,正在同时进行外部墙面和内部装修工作,预计2025年6月竣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医院当前临床、科研和教学用房紧张的问题,改善和提升医院的科研及教学条件。
临床科研教学楼的建设将为医院的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设施和环境。在这里,医生们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教师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更多的眼科专业人才。制剂研发中心楼的建成则有助于医院加强药物研发和制剂生产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眼科药物。
此外,该项目还将为广大医务及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创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这对于推动邢台市眼科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市行政审批局及时为项目办理开工所需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供电部门也解决了项目用电问题,襄都区还为项目配备一对一“领办员”,常态化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动态,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党建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河北省眼科医院不断深化“党建 +”工作模式,秉承“治病救人,防盲剔苦”的办院宗旨,把支部建在科室上,让党员服务在线,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医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扎实推进专项学习,推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部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以党建引领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初,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监测指标考核结果,河北省眼科医院获A等级评价,是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连续四年获得A等级评价的医疗机构。
医院党委书记王莉菲做客邢台广播电视台“医”把手面对面访谈节目,畅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年内,医院还被河北省卫健委评为全市“第三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引领和推动。通过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医院的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总结表彰:激励先进,共创美好未来
2024年2月2日,河北省眼科医院在综合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23年度总结表彰会。医院干部职工共聚一堂,表彰先进、鼓舞士气,载歌载舞,共享欢乐。
会议伊始,党委书记王莉菲为大会致辞,她表示,过去的一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年,更是见证医院团队力量与拼搏精神的一年。正是依靠全院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医院才得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才有了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王莉菲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医院迎来了建院120周年,全院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平稳推动医院医教研各项工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随后,院长陈志敏宣读了《中共河北省眼科医院委员会关于表彰2023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十佳标兵、青年员工、SCI论文奖、科技进步奖、科室、特别贡献奖等进行了表彰。颁奖活动交织着精彩的表演节目,院内职工各展才华,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展现了医院职工朝气蓬勃、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这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医院的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表彰活动,不仅是对他们过去一年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激励全体干部职工以他们为榜样,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帮扶基层: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河北省眼科医院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帮扶基层的工作。合作期间,医院帮扶专家深入临西县域,接待门诊患者近千人次,进行疑难病例会诊56例,开展手术示教39例,指导开展新技术13项。
这些举措极大地方便了临西县域及周边患者的确诊和治疗,以实际成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帮扶基层,医院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眼科诊疗水平,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
未来展望
河北省眼科医院在120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医院将以120周年院庆为契机,立足新起点,厚植民生精神,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随着迁建工程二期项目的竣工,医院的硬件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合作方面,与外籍专家的合作将不断深入,有望在科研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党建工作也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时,医院还将继续加强帮扶基层的工作,为提高基层眼科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眼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在全体眼院人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眼科医院一定能够续写新的历史篇章,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人民群众的光明与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河北省眼科医院的新近况展现出了医院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无论是院庆活动的举办、合作的开展,还是迁建工程的推进、党建工作的引领以及帮扶基层的实践,都彰显了医院的实力和担当。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具有120年历史的眼科医院,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书写辉煌,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