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眼科宝藏医生郑斌,你了解多少?
A-
A+
2025-03-27 01:57:04
69 评论
类别 |
详情 |
基本信息 |
姓名:郑斌;性别:男;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学位:医学博士、医学硕士;专业方向:眼底外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
执业经历 |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0 - 20余年,是国内早开展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微创白内障手术的医生之一 |
执业地点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眼底病中心;苏州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 |
社会任职 |
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分委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数字眼科智能专业委员,浙江省卫健委科普专家库成员;《Retina》《JOO》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杭州院区第三支部书记,一病区副主任,眼底外科医疗组组长,苏州院区眼底外科主任,眼底病中心眼外伤专科主任,眼底病中心教学副主任,兼任眼底病一科主任 |
擅长疾病 |
白内障手术、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严重眼外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眼底疾病微创手术及白内障联合手术、眼前后段的联合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复杂眼底疾病的微创手术,尤其对眼底疾病相关复杂性白内障手术、各类黄斑疾病(尤其手术后未闭的黄斑裂孔和巨大黄斑裂孔)、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尤其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个性化治疗)、玻璃体混浊积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尤其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严重眼外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
科研成果 |
曾参与和主持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2项;带领团队发明的原创性“粘弹剂池技术”发表于《Retina》期刊;在国内率先开展“双主动油液交换”技术辅助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和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在眼科SCI类期刊、眼科SCI类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在《Retina》《Ophthaimic Surgery Lasers and Imaging》《中华眼科杂志》等眼科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
获奖荣誉 |
入选“浙江有温度的好医生”、连续三年(2021、2022、2023年)荣膺“年度好大夫”、“医德医风标兵”等称号 |
手术安排 |
之江院区(杭州地区新开院区,接受特需手术预约)每周二手术;凤起路院区每周一和周五下午手术;苏州院区每周四手术 |
科普工作 |
全网超过10万粉丝,被称为“宝藏医生”,通过各种平台科普眼科问题,腾出更多精力解决患者个性化问题 |
医院信息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公立性的眼科专科医院;科室:眼底病中心;科室医生:5人;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凤起东路618号 |
术语解释:

- 微创玻璃体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小切口进行玻璃体切割和相关操作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用于治疗多种玻璃体和视网膜疾病。
- 微创白内障手术:采用微小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减少手术对眼睛的损伤,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和恢复速度。
- 粘弹剂池技术:一种在眼科手术中使用的技术,通过在眼内形成粘弹剂池,为手术操作提供稳定的空间和保护,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
- 双主动油液交换技术: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使用的一种辅助技术,有助于更有效地封闭视网膜裂孔,提高视网膜复位的,尤其适用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和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黄斑疾病:是一类发生在黄斑区的视网膜疾病,黄斑区是眼睛视觉敏锐的部位,黄斑疾病常常导致中央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受损,引起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轴长延长,导致眼底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如视网膜变薄、变性、裂孔等,增加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由于视网膜裂孔形成,导致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视网膜脱离常见的类型。
备注:文章中关于郑斌医生的执业年限存在不同表述,分别为10余年、15余年、16余年、20余年,可能因统计时间或不同角度统计导致;其职称有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表述,推测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场景有不同的职称认定;关于科研成果中课题数量,有提到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也有提到市厅级课题4项,可能存在统计口径差异。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
发布: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