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任职医院 职位 学术与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专长
刘祖国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院长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兼任亚洲干眼协会主席、亚洲角膜协会理事等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 年),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2 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 年)、宝钢教育奖教师奖(2003 年)等 眼科学领域研究与临床
黎晓新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总院长 欧美同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主席等 2019 年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2021 年获“Holmes Lecture Award”奖项 眼底病等眼科疑难病症
陈华明 厦门眼科医院 院长 - 主持并参与许多眼科研究项目,发表多篇与眼科相关论文 眼科诊疗
厦门科宏眼科医院创始人 厦门科宏眼科医院 原厦门眼科中心院长,创始人 世界眼外科医师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顾问委员会委员等 1992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福建省、厦门市劳模等 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角膜病、泪道病及各种眼科疑难杂症

术语解释:

厦门眼科医院历任院长,引领眼健康领域的璀璨群星!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由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人才计划,旨在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影响的学科人才。
  • 杰出青年基金:为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基金。
  • 宝钢教育奖:是宝钢设立的全国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旨在奖励教师和学生。
  • Holmes Lecture Award:亚太地区预防失明的特殊贡献高奖,为纪念成立亚太眼科学会的秘书 William J Holmes 医生而设立。
  • 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是为彰显中国医生医者仁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而设立的奖项,表彰在医、教、研等方面有卓越成就的医生。

在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患者的光明之路。而在这背后,离不开厦门眼科医院历任院长的辛勤付出和卓越领导。他们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厦门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院长的故事,领略他们的风采。

刘祖国:眼科学术的者

刘祖国教授是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院长,他在眼科学领域有着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眼科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刘祖国教授的学术成就令人瞩目。

他担任着众多重要的学术职务,如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眼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在学术兼职方面,他是亚洲干眼协会主席、亚洲角膜协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及眼表泪液病学组组长等多个重要学术组织的成员。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眼科学领域的地位,也为他开展学术研究和推动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刘祖国教授的科研成果丰硕,他已获得包括重点研发计划、973 项目、863 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9 项)等 50 多项研究基金的资助。他主编、参编了教材及专著 40 余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他的研究成果在眼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解决眼科疑难病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个人荣誉方面,刘祖国教授更是收获满满。他是我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 年),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2 年),重点研发计划科学家,亚太眼科学院院士,中央保健专家。他还获得了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 年)、宝钢教育奖教师奖(2003 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 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6 年)、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2015 年)等众多荣誉。

刘祖国教授的海外学习经历也为他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于 1992 年及 1997 年两次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 年至 2002 年任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林护眼科医院副院长、眼科研究所负责人;2003 年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眼表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眼科视光学系主任等。这些经历使他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眼科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临床能力。

在担任厦门眼科中心院长期间,刘祖国教授积极推动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实力。他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的眼科专业人才,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黎晓新:“玻切女王”的使命与担当

黎晓新教授的名字在眼科界如雷贯耳,她被誉为“玻切女王”。2016 年 5 月,66 岁的黎晓新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级医学人才,加盟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担任总院长。对很多人而言,66 岁是退休的年龄,但对黎晓新来说,这却是一个新起点。

黎晓新教授在医、教、研领域深耕细作,成绩斐然。她现任欧美同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主席等重要职务。她在眼底病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玻璃体切割手术,为无数眼底病患者带来了光明。

黎晓新教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2019 年 8 月 9 日,在第三届国之名医盛典(2019 年度)上,她荣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成为本届论坛仅有的四位获此殊荣的眼科界专家之一。2021 年 9 月,在第 36 届亚太眼科学会大会(APAO 2021)上,她荣获“Holmes Lecture Award”奖项,以表彰她为眼科防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全国 4 万名眼科医师中,当年仅 1 位获此殊荣,该奖项是亚太地区预防失明的特殊贡献高奖。

黎晓新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和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向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捐赠先进医疗器械及手术耗材,黎晓新总院长多次赴西藏,为藏区医生开展手术带教,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帮扶,为提高藏区的眼科医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黎晓新教授的带领下,厦门眼科中心不断发展壮大。2017 年,是厦门眼科中心创院 20 周年,她透露 2018 年 5 月份五缘院区将投入使用,并举办第四届华厦眼科论坛;2018 年中心还将引进眼科大咖和先进的设备技术,凭借强大的专家团队和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打造全国大的疑难眼病中心。新院区是现有厦门眼科中心的 8 倍大,日门诊容量可达万余人,并有 1000 多个停车位,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诊疗环境。

2022 年 4 月 8 日,厦门眼科中心屈光手术中心迎来了 25 周年庆典。活动上,举行了 25 周年无刀 ICL 发布仪式暨刘才远教授聘任仪式,黎晓新教授出席了此次活动,见证了中心的发展与进步。2024 年 11 月 22 日至 24 日,在第 17 届亚太眼底病医学会大会(APVRS 2024)上,黎晓新教授带领厦门眼科中心的团队共同出席会议,她主持了“视网膜疾病治疗新进展”主题研讨会,发表题为“结晶样视网膜变性(BCD)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成果:Gene Therapy for BcD -llT Outcome”的演讲,展示了中心在眼科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实力。

陈华明:专注诊疗与医院发展的管理者

陈华明教授是厦门眼科医院的院长,他在眼科诊疗领域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毕业于厦门医学院,并获得了医学硕士学位。

陈华明教授主持并参与了许多眼科研究项目,并发表了多篇与眼科相关的论文。他的临床治疗技术和医疗管理经验使得他成为医院的领导之一。在医院的管理中,陈华明教授重视医院的发展和规划。他致力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引进了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和技术。他还积极推动医院与国内外眼科专家团队的合作,使得医院在眼科领域保持地位。

陈华明教授深知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他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眼科医疗团队。在他的领导下,医院的医疗服务不断优化,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眼科专家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眼健康科普宣传和义诊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眼健康意识。

厦门科宏眼科医院创始人:“福建省眼科刀”的传奇人生

厦门科宏眼科医院的创始人被誉为“福建省眼科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是中国知名眼科专家,在眼科领域有着的声誉。

他担任着世界眼外科医师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顾问委员会委员,亚太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医师学会委员,新加坡全国眼科研究所高级客座研究员,美国眼科手术远征队(SEE)成员,福建省眼科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厦门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同时,他还是期刊《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成就方面,他 1992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福建省、厦门市劳模,市科技拔尖人才,2002 年获“厦门市首届重大科技贡献奖”,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四项,市科技进步奖近十项,“人工晶体植入 2 万例成就奖”,“亚太眼科手术领域学术和实践杰出贡献奖”等。

他的专长涵盖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角膜病、泪道病及各种眼科疑难杂症。他凭借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眼疾的困扰,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敬。在他的带领下,厦门科宏眼科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厦门地区重要的眼科医疗力量。

历任院长对厦门眼科医疗事业的深远影响

厦门眼科医院历任院长们的努力和贡献,对厦门眼科医疗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开展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了厦门眼科领域的学术水平。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培养的眼科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历任院长都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他们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内部培训、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培养了一批的眼科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厦门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医院管理方面,他们注重医院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他们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服务氛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在公益事业方面,历任院长积极组织开展眼健康科普宣传和义诊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眼健康意识。他们还参与东西部协作帮扶等公益项目,为提高其他地区的眼科医疗水平做出了贡献。

展望厦门眼科医疗事业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厦门眼科医疗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历任院长奠定的坚实基础上,未来的厦门眼科医疗事业将朝着更加专业化、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专业化方面,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细分专业领域,培养更多的专科人才,提高对眼科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在化方面,将加强与知名眼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升厦门眼科在上的影响力。在智能化方面,将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提高医疗效率和诊断准确性。

同时,厦门眼科医疗事业也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体验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未来,厦门眼科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厦门眼科医院历任院长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厦门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的精神和成就将激励着新一代的眼科人不断努力,为实现“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光明的未来”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相信在他们的引领和推动下,厦门眼科医疗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