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梁凌毅,女,眼科学博士、美国迈阿密角膜与眼表疾病中心访问学者。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全英班,2007 - 2008年获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美国留学。
职称与职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角膜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专业 眼科学
研究方向 角膜、眼表、眼与全身病
专业擅长 疑难角膜与眼表疾病,尤其是各种角膜炎、角膜外伤、角膜变性、免疫性角膜病、合并全身疾病的角膜病变、复杂干眼的诊断和治疗
学术任职 干眼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眼表泪膜疾病学组副组长、眼表疾病协会会员、海医会眼表泪膜疾病学组委员、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中山大学教学督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组副组长等
学术成果 以或通讯作者在医学顶刊BMJ、Allergy、Ophthalmology、JAMA Ophthalmology、AJO、BJO、IOVS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医学顶刊NEJM和BMJ发表病例8篇。参与执笔共识5项,执笔国内共识2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重点项目等三十余项课题。
教学成果 获得多项教学奖项,包括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四连冠教官和四连冠突出贡献奖,中山大学临床带教教师,八年制全英授课教师等。培养的研究生获评奖学金和中山大学毕业生,培养的规培生获批中心规培生。
科研项目 主持了包括两项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项目在内的十余项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曾获中华医学会全国眼科年会继续教育“眼科显微手术擂台赛”
著作编写 参与了十余部国内外眼科学专著的编写
重要研究 2024年,梁凌毅/刘奕志教授团队和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团队在医学期刊The BMJ发表研究论文,证实了“笑的训练”对干眼的治疗效果。

术语解释:

中山眼科中心梁凌毅:深耕眼科学领域,引领干眼治疗新突破

  • BMJ: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是一份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医学期刊。
  • 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全球的医学期刊之一,发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研究成果。
  • Ophthalmology:美国眼科学会会刊,专注于眼科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 JAMA Ophthalmology: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是眼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
  • AJO:美国眼科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发表眼科学各个方面的研究。
  • BJO:英国眼科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在眼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性。
  • IOVS:美国眼科与视觉科学学会会刊(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主要刊登眼科和视觉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Cornea:角膜学会会刊,聚焦于角膜相关的研究。
  • Pediatrics:美国儿科学会会刊,关注儿童健康和疾病相关研究。

在眼科医学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她凭借着对眼科学的热爱与执着,在角膜、眼表等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就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梁凌毅教授。梁凌毅教授不仅在临床治疗上展现出卓越的医术,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也有着非凡的贡献。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凌毅教授的医学世界,领略她的风采。

教育背景与专业成长

梁凌毅教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全英班,这为她的医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英班的学习经历,让她接触到了前沿的医学知识和理念,培养了她良好的医学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2007 - 2008年,她获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美国迈阿密角膜与眼表疾病中心访问学习。在这段宝贵的留学时光里,她深入学习了先进的角膜与眼表疾病的诊疗技术和研究方法,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为日后在眼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回国后,梁凌毅教授全身心投入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工作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她在眼科领域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她的专业成长历程,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也为她日后在学术和临床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床专长:守护眼健康的坚实力量

梁凌毅教授擅长疑难角膜与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各种角膜炎、角膜外伤、角膜变性、免疫性角膜病、合并全身疾病的角膜病变、复杂干眼等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她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对于角膜炎患者,梁凌毅教授能够准确判断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无论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真菌性角膜炎,她都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有效控制炎症,促进角膜的修复。在角膜外伤的治疗方面,她熟练掌握各种手术技巧,如角膜移植、眼表重建等,能够及时修复受损的角膜组织,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视力。

角膜变性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角膜疾病,梁凌毅教授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免疫性角膜病患者,她注重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合并全身疾病的角膜病变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梁凌毅教授凭借着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全面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眼部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她注重多学科协作,与其他科室的专家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复杂干眼是梁凌毅教授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干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梁凌毅教授擅于对干眼症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她会根据患者的病因、症状、泪液分泌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外,她还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笑的训练”治疗干眼,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学术成就:引领眼科研究的前沿方向

梁凌毅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以或通讯作者在医学顶刊BMJ、Allergy、Ophthalmology、JAMA Ophthalmology、AJO、BJO、IOVS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医学顶刊NEJM和BMJ发表病例8篇。这些论文涵盖了角膜、眼表、眼与全身病等多个领域,为眼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她参与执笔共识5项,执笔国内共识2项。这些共识的制定,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推动了眼科医学的规范化发展。梁凌毅教授在和国内眼科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了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梁凌毅教授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重点项目等三十余项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深入探讨了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还为眼科医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她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学术会议上进行邀请报告和大会发言,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笑的训练”:干眼治疗的新突破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的一线用药,但由于病情极易反复,患者要长期依赖人工泪液。梁凌毅教授领衔开展的一项大型临床试验,为干眼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4年9月12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布新研究成果,证实了“笑的训练”对干眼的治疗效果。该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医学期刊The BMJ上。此项研究由梁凌毅/刘奕志教授团队和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团队合作完成。

众多研究表明,干眼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与干眼的发展亦有紧密联系。大量证据表明,“笑的疗法”可以缓解抑郁、焦虑、压力和慢性疼痛,同时增强免疫功能,并在过去50年内被证实可有效辅助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癌症、糖尿病、偏头痛等一系列慢性病。梁凌毅教授表示,基于这些研究,他们开展了“笑的训练”治疗干眼的研究。

该研究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大笑练习或0.1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每天四次,持续八周。主要结果显示,大笑练习在缓解干眼症患者主观症状方面不逊于0.1透明质酸钠,且无不良事件发生。这表明,大笑练习是一种安全、环保、低成本的治疗干眼症的替代方法。

“笑的训练”治疗干眼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干眼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为眼科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笑的训练”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教学贡献:培育眼科医学的未来之星

梁凌毅教授不仅是一位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她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临床能力、科研思维、以及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致力于为眼科医学领域培养的人才。

她获得多项教学奖项,包括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四连冠教官和四连冠突出贡献奖,中山大学临床带教教师,八年制全英授课教师等。这些奖项是对她教学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梁凌毅教授指导的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奖学金,指导的规培住院医生获得规培生称号。她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临床经验、科研方法和医学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眼科医学人才。

社会活动与行业影响

梁凌毅教授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推动眼科医疗服务的发展。2023年10月,福医二院与中山眼科中心开启了合作共建的新征程。2024年12月底,贵州安顺市平坝区郭萧副区长带领的区政府代表团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参观学习,重点考察了福医二院眼科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学科共建的成果。梁凌毅教授表示,期待未来在国内眼科领域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眼科医疗服务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她还兼任干眼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眼表泪膜疾病学组副组长等多个学术职务。在这些职务中,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行业规范的制定,为推动眼科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普工作:传播眼健康知识

梁凌毅教授深知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眼健康科普活动。2024年8月3日上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召开了“众星闪耀”科普小组成立暨次工作会议。梁凌毅教授作为中心副主任、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推动科学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策略与路径,倡导要汇聚智慧和力量,以高远站位、广阔视野,全面创新眼健康科普,并共同探讨科普工作未来发展行动计划。

通过科普活动,梁凌毅教授向公众传播眼健康知识,提高了公众对眼科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眼健康,预防眼科疾病的发生。

结语

梁凌毅教授在眼科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在临床治疗上的精湛医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推动了眼科医学的发展;在教学工作中的辛勤耕耘,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眼科医学人才;在社会活动和科普工作中的积极参与,为提高公众的眼健康意识和推动眼科医疗服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相信梁凌毅教授将继续在眼科医学领域发光发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眼科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眼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眼科医学人才能够像梁凌毅教授一样,为守护人类的眼健康而努力奋斗。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