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事件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法国籍传教士包儒略在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北长街建起五间经堂,为当地老百姓治疗常见眼病,此为河北省眼科医院萌芽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在外国传教士眼科诊所基础上建道济眼科诊所,即河北省眼科医院雏形,是中国早的眼专科医疗机构之一
1910年 眼科诊所扩建改称“顺德府仁慈医院”
1932年 率先在国内开展白内障手术
1946年9月 在刘伯承、邓小平关怀下,中共华北局出资将顺德公教医院购买,改为部队编制
1946年12月 定名为邢台眼科医院
1948年6月 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为医院题写“治病救人,防盲剔苦”的匾额,成为办院宗旨
1948年9月 华北人民政府建立,医院交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管理,编制由军队性质转为地方医院
1949年10月 更名为“河北省人民眼科医院”,建国初期属于全国四大眼科医院之一
1954年 全省首例(有资料称全国首例)角膜移植手术在医院获得成功
1955年11月 医院更名为“河北省邢台眼科医院”
1970年10月 医院更名为“邢台地区眼科医院”
1993年7月 邢台地市合并,医院更名为“邢台市眼科医院”
1994年9月25日 “河北省眼病治疗中心”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正式挂牌
2013年10月 经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北省眼科医院”
2014年10月 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现代化眼专科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2018年5月 经河北省卫生计生委批准,经评审评价确定河北省眼科医院为三级甲等眼科医院

解释说明:表格梳理了邢台眼科医院(现河北省眼科医院)从萌芽到发展至今的重要历史节点及对应事件,展示了医院在不同时期的名称变更、重大医学成果以及管理体制的转变等内容,清晰呈现了医院的发展脉络。

震惊!邢台眼科医院背后竟藏着这么一段传奇历史!

在河北省邢台市,有这样一家在眼科领域声名远扬的医院——邢台眼科医院,如今它已更名为河北省眼科医院。这家医院不仅以其精湛的眼科医疗技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光明,其背后还蕴含着一段跨越百年的传奇历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邢台眼科医院的历史由来。

起源:传教士带来的医学曙光(1886 - 1904年)

故事要追溯到1886年,也就是清光绪十二年。当时,西方医学随着宗教一起传入我国。一位法国籍传教士包儒略(Jules Bruguière)在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北长街北头路东建起了五间经堂。与此同时,他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眼科技术,开始为当地老百姓治疗一些常见的眼疾病。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这无疑为饱受眼疾困扰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这看似简单的医疗行为,实则成为了邢台眼科医院早的雏形和萌芽。

时光流转到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顺德府天主堂设立了道济眼科诊所,专门以治疗眼疾为主。初期,该诊所主要以点眼科外用药为主要手段治疗眼病。道济眼科诊所的建立,标志着邢台眼科医院雏形的正式形成,它也是中国早的眼专科医疗机构之一。从此,邢台地区的眼科医疗事业有了更专业、更系统的发展平台。

成长:从诊所到医院的蜕变(1910 - 1946年)

经过六年的发展,到了1910年,道济眼科诊所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蜕变。诊所进行了扩建,并更名为“顺德府仁慈医院”。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意味着医院在规模、设施和医疗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此时的医院开始具备了更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眼科治疗。

在这一时期,医院的医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早在1932年,医院就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白内障手术。这一创举在当时的中国眼科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彰显了医院在眼科治疗方面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为无数白内障患者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也为医院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转折:红色关怀下的新生(1946 - 1949年)

1946年是邢台眼科医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的9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关怀下,中共华北局出资将顺德公教医院购买,并将其改为部队编制。同年12月,医院正式定名为邢台眼科医院。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党和军队对眼科医疗事业的重视,也为医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1948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为医院题写了“治病救人,防盲剔苦”的匾额。这八个字成为了河北省眼科医院一直以来坚守的办院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护人员为患者的健康和光明而努力奋斗。同年9月,随着华北人民政府的建立,医院交由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管理,其编制也由军队性质的医院转为地方医院。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医院也迎来了新的名称——“河北省人民眼科医院”。在建国初期,它与北京同仁医院等一同被誉为全国四大眼科医院之一。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医院过去发展成果的高度肯定,也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在改革创新中前行(1949 - 2013年)

新中国成立后,邢台眼科医院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1954年,医院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的医学突破,全省首例(有资料称全国首例)角膜移植手术在医院获得成功。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在眼科手术技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在国内眼科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后,医院在名称上经历了多次变更。1955年11月,医院更名为“河北省邢台眼科医院”;1970年10月,又更名为“邢台地区眼科医院”;1993年7月,随着邢台地市合并,医院再次更名为“邢台市眼科医院”。尽管名称不断变化,但医院始终坚持“治病救人,防盲剔苦”的办院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实力。

1994年9月25日,“河北省眼病治疗中心”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正式挂牌。这一举措进一步确立了医院在河北省眼科医疗领域的核心地位,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为全省乃至周边地区的眼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现代:新起点新辉煌(2013年至今)

2013年10月,经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医院正式更名为“河北省眼科医院”。这一名称的变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意味着医院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为全省的眼科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4年10月,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一座现代化的眼专科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新院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先进的设施。医院的环境和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就医体验。

2018年5月,经河北省卫生计生委批准,经评审评价确定河北省眼科医院为三级甲等眼科医院。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标志着医院在医疗技术、医疗管理、科研教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

除了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发展历程,河北省眼科医院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医院眼科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和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被评为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耳鼻喉科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口腔学科被评为河北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邢台市重点学科。

医院现设有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眼科研究所、河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省眼病治疗中心、河北省中医眼科研究所、河北省眼科司法医学鉴定中心、河北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同时,医院还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非隶属)、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非隶属)等。这些科研和教学机构的设立,为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发展和眼科医学的进步。

医院的规模与影响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眼科医院已成为一家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眼科专科医院。医院占地约220亩,拥有600多张病床,员工超过800人。其规模之大在眼科专科医院中独树一帜。

如今,医院年门诊量达到21万人次,住院近万人次,手术9000例,治愈好转率达95%以上。患者来自河北及晋、豫、鲁、鄂、川、陕、京、津、蒙、宁夏、新疆、香港等省、市、区。这充分说明了医院在国内眼科领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体现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认可。

医院所在地区的优势

河北省眼科医院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医院所在地区交通便捷,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邢台市是京九铁路的交汇点,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都很近,高铁、高速公路等便利的交通设施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医疗资源。此外,邢台市还拥有完善的市内交通体系,公交车、出租车等便利的交通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使得来自不同地区的患者都能够方便快捷地前往医院就诊。

结语

邢台眼科医院,如今的河北省眼科医院,从1886年的萌芽,到历经百年的发展与变迁,已成为国内眼科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见证了中国眼科医学的发展历程,也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河北省眼科医院将继续秉承“治病救人,防盲剔苦”的办院宗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中国的眼科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更多的患者送去光明和健康。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家医院的历史和成就,关注眼科健康,共同为推动眼科医学的进步而努力。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