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生活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让我们领略到世界的五彩斑斓。然而,眼部疾病却可能让这扇窗户蒙上阴霾。而山东眼科医院在守护人们光明的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史云伟教授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史云伟教授和山东眼科医院的精彩世界。
山东眼科医院:实力雄厚的专业眼科殿堂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也就是山东省眼科医院,坐落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它是一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同时也是省属公立事业单位。这所医院拥有众多令人瞩目的头衔,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支持的重点优势学科建设单位,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山东省眼科临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眼科医学临床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亚洲角膜病协会住院医师培训单位、山东省角膜病防治与功能重建技术工程中心、山东省保健定点医院、山东省眼库所在地。如此多的荣誉称号,足以证明其在眼科领域的卓越地位。
医院以角膜病学科为龙头专业,并且是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单位。其医疗团队实力强大,以谢立信院士、史云伟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博士为核心。这样的团队配置,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年来,医院获得和省部级课题资助60余项,科研经费合计2500余万元,这充分显示了医院在科研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
在临床科室设置方面,眼科临床设有角膜病、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视光学及近视眼治疗中心、眼整形及眼眶病等专业科室。这些科室涵盖了眼科的各个领域,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眼科诊疗服务。同时,医院拥有国外进口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机、各类眼科激光仪、三维眼科超声波诊断仪等先进设备。先进的设备是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基础,这些设备的配备使得医院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史云伟教授:深耕眼科领域的杰出专家
史云伟教授是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院长、青光眼科学术带头人,他还是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他在眼科领域深耕多年,尤其擅长角膜病及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类眼科疾病的治疗。
史云伟教授的学术成就斐然。他先后承担50余项科研课题,参编专著10部,曾获科技相关奖项。他创造性地完成全球生物工程角膜研究,这一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角膜供体奇缺的困境。在过去,角膜供体的缺乏一直是制约角膜移植手术开展的重要因素,许多患者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角膜供体而无法进行手术,只能在黑暗中痛苦地等待。而史云伟教授的生物工程角膜研究,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生物工程角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体角膜进行移植手术,让更多的患者能够重见光明。
此外,史云伟教授还成功研发领扣型人工角膜产品。人工角膜的研发是眼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那些无法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恢复视力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领扣型人工角膜产品的出现,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他们的视力状况。
史云伟教授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临床实践中也表现出色。他成功为一位角膜皮样瘤患儿实施手术,让患儿家属深表感激。角膜皮样瘤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类似肿瘤的先天性异常,在组织学上并非真正的肿瘤,而属典型的迷芽瘤。由于皮样瘤多生长在角巩膜颞下方,被遮盖后的角膜呈现出月亮的形状,眼科医生私下将这些宝宝称为“来自月亮湾的孩子”。“全国角膜皮样瘤宝宝交流群”中,有数百例“来自月亮湾的孩子”,他们都对复明充满了希望。史云伟教授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为很多“来自月亮湾的孩子”重复光明,将“弯月”变为“满月”。
回顾史云伟教授的履历,他的学习和成长历程也充满了拼搏与进取。1989年,他开始师从谢立信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1995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眼科系深造一年,在国外先进的学术环境中,他接触到了前沿的眼科知识和技术。2000年,他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研修一年,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2021年6月2日,他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2022年7月,他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10月27日,他任山东省医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副会长。2023年,他担任高人民法院第四届特约监督员(2023年—2028年)。这些荣誉和职务,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也体现了他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医院的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
山东眼科医院在做好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为例,今年是其爱心复明医疗队走进青海海北州的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间,他们从繁华都市到高原之巅,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带去了光明。他们诊疗了10万余名患者,开展手术3000多例,为青少年儿童开展生命全周期眼健康筛查建档学生总计102670人,培训眼科医生7名,眼科专科护士8名,获得了当地群众及社会各界的赞誉。虽然这里提到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但也可以看出山东的眼科医院在公益方面的积极作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想必也在公益领域有着诸多贡献,为更多的患者送去了光明和希望。
眼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眼科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山东的眼科医院在这方面也紧跟时代步伐。日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在省内率先引进屈光矫正手术——微创全飞秒精准4.0 - VISULYZE系统,开启了“精准智能、量眼”的新时代。屈光手术看似简单,但要达到全部精准矫正却并非易事。即使同样的屈光状态,对于不同的个体,都要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觉质量。全飞秒精准4.0通过AI技术,能够获得科学的、精准的矫正参数调整,矫正精度可到小数点后三位,并含散光Nomogram,让近视、散光矫正更精准。屈光外科主任季鹏博士介绍,微创全飞秒精准4.0 - VISULYZE术后视觉更优异,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地切割角膜组织,减少手术对角膜的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作为行业的者,相信也会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眼科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服务。
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推动眼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由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主办的“2024青岛眼科医院临床科研创新专题研讨会”日前在山东青岛召开。50位业界专家聚焦与眼组织的再生问题、感染与免疫性角膜病、激光技术、生物材料等眼科临床科学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研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呼吁,业界共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竞争力的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解决中国重大危害眼病防治领域面临的临床科学难题。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的眼科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和科研水平。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在史云伟教授等专家的带领下,有望在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在医疗方面,医院可以进一步优化科室设置,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同时,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远程医疗等服务,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眼科医疗资源。
在科研方面,医院可以继续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项目。特别是在生物工程角膜、人工角膜等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教学方面,医院可以充分发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亚洲角膜病协会住院医师培训单位的优势,培养更多的眼科专业人才。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培训课程等活动,提高年轻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
史云伟教授和山东眼科医院在守护人们光明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创新的精神,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相信在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的眼科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清晰的视界,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