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的医疗领域中,眼科医院一直扮演着守护人们光明的重要角色。而在这些医院背后,副院长们更是默默付出,为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拥有精湛的医术,还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医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眼科医院副院长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成就。
原公强:深耕眼底世界,守护光明希望
原公强是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眼底病外科学术带头人。他在眼底病领域深耕二十余年,以匠心守护着无数患者的光明。
原公强对眼底病的热爱源于他小时候爱“动手”的性格。他喜欢拆解家里的东西并重新组装,那些精密的组合让他着迷。高考时,在父亲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医学,并于1993年成为原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语班的一名学生。本科毕业后,他进入青岛眼科医院,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因为这是他在工作中距离手术近的地方。
眼底疾病诊断、治疗复杂,是临床中致盲的重要原因,且诊疗与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当时的眼底病医生也不多。这个复杂又有挑战性的专业吸引了原公强。2000年,他师从知名眼底疾病专家董晓光教授,正式进入眼底世界。从助手到独立手术,从急诊外伤到玻璃体手术,他凭借勤于思考和默默努力,很快成为医院的骨干医生。2006年博士毕业,他继续在青岛眼科医院工作,并担任眼底病科主任。那时,很多医院还没有眼底疾病专业,30岁的原公强与很多四五十岁的业内大咖比肩同行,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如今,原公强每周两天门诊、三天手术,紧张的节奏让他的神经紧绷,但他乐于承担这份压力。他说,这份职业与自己的喜好和性格高度契合。在手术显微镜下,他稳如磐石又得心应手地操作,于患者的眼球底部精雕细琢,打破黑暗、链接光明。门诊上、病房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患者为了通过手术更好地拥抱光明,百千里奔波而来,原公强承载着他们沉甸甸的信任与希望。
原公强不仅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科研方面也成果丰硕。他是眼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眼科和佛罗里达大学眼科访问学者。他从事眼科学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和省级课题,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参译专业论著6部。同时,他还兼任亚太眼外伤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保健学会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个社会任职。
王婷:医者仁心,引领医院党建与发展
王婷是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党委委员,附属眼科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她是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在医院的工作中,王婷不仅在医疗技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非常重视医院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在2024年中国医师节暨表彰大会上,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向辛勤奋战在全院各个岗位的医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并向关心支持医师工作的亲友、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随着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各位医师的奋力拼搏,感谢同仁们对山东省眼科医院做出的贡献,也希望各位医生在省眼这个大家庭里大显身手,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眼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她还与大家分享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医者的心得体会。
作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王婷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访问经历,让她接触到了先进的眼科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高华:推动眼科事业区域发展
高华担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她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事务,为医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推动眼科事业区域发展方面,高华有着重要的贡献。
6月17日,日照市眼科医院揭牌仪式举行。高华参加了此次仪式,并和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高海兴为山东省眼科医院医联体医院揭牌。日照市眼科医院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医疗资源布局,以日照市中医医院眼科为基础,经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编委同意批准组建的,这填补了日照市该领域的空白,使日照市公立眼科专科医院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高华的参与,体现了山东省眼科医院对区域眼科事业发展的支持和推动。
王富华:助力医院节日庆典与发展
王富华作为山东省眼科医院的副院长,也在医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2024年8月19日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当天下午,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医师节暨表彰大会,王富华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向平凡而伟大的医者致敬,共同庆祝医师们的节日。王富华在这样的活动中,与医院的其他领导和医护人员一起,为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激励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朱国权:眼科领域的威望
朱国权是山东省眼科医院的副院长,他在眼科领域拥有很高的威望。他多次担任和国内眼科会议的主席或分会主席,这充分体现了他在眼科界的专业地位和影响力。他在和国内眼科交流活动中,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促进了眼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发展。同时,他也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回医院,为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山东眼科医院:强大的平台与发展前景
山东省眼科医院于2004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创办,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 “山东大眼科”,发挥院士效应的重要举措,是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做大做强”的重要步骤,也是国内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为一体的国有省级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之一。
作为院士单位,医院具备国内突出、省内的人才、技术、科研优势。医院由院士创办,亚洲角膜病协会副主席以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角膜病学组组长由医院专家担任,省内眼科的山东省医学人才亦在医院。医院是我国角膜病诊疗、科研的龙头单位,全国主要的角膜移植手术中心之一。
在医院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山东省眼科医院不断发展壮大。院长王明华拥有雄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主持了多项重点眼科研究,并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他率领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医院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实现了技术和服务的升级,不断提升了医疗水平。
而各位副院长们,如原公强、王婷、高华、王富华、朱国权等,他们各有所长,在不同的领域为医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有的专注于临床医疗,为患者解除病痛;有的重视党建和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医院氛围;有的积极推动区域眼科事业的发展;有的在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着山东省眼科医院迈向更高的台阶。
对未来的展望
展望未来,山东眼科医院在副院长们的带领下,有望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在医疗技术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可以引进更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例如,在眼底病治疗领域,原公强等专家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更多的眼底病患者带来希望。
在科研创新方面,医院可以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争取在眼科领域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学术地位,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可以加大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例如,可以选派的年轻医生到国内外知名的眼科医院进修学习,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医院讲学和指导。同时,医院还可以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眼科人才加入医院。
此外,医院还可以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眼科疾病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提高基层群众的眼健康水平。通过建立医联体等形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
总之,山东眼科医院的副院长们是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为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眼科医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为更多的人带来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