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凯融与中山眼科医院有何关联?
A-
A+
2025-03-06 01:06:04
39 评论
对比维度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普罗凯融 |
基本信息 |
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53年组建,1965年移至现址建成眼科医院,1983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年10月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地址在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54号(区庄院区)、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7号(珠江新城院区),邮编510060 / 510623,电话020 - 66607666 |
- |
规模 |
1965年住院床位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现有317张。眼科设有19个专科门诊,现收录科室医生22名,其中6位正高级专家、4位副高级专家,7位医生开通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帮助7386位患者,获得460次患者好评 |
- |
科室及专家 |
白内障科:、国内、规模大的白内障诊疗及疑难病治疗中心之一,有教授/主任医师9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眼底病科(区庄院区):全国的眼底病科专科之一,有正高教授/主任医师团队5人、研究员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及专科医师等13人 |
- |
诊疗特色 |
角膜病专科和角膜屈光手术专科治疗各种角膜病,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等;白内障科率先开展飞秒激光等手术,对复杂难治性晶状体疾病诊治水平先进;眼底病科以眼底病变精准诊治为特色,借助多种手段诊治各类眼底疾病 |
- |
学术成果 |
基于十万余例超广域眼底彩照,研发出全球基于人工智能的眼病筛查指导系统,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子刊《生物通信》 |
- |
就医服务 |
门诊实现就医信用无感支付(广州医保、市直医保患者适用),实行分时段就诊,开展院内转诊服务等 |
- |
排名情况 |
复旦排行榜全国第1名,互联网口碑全国第4名 |
- |
维度 |
内容 |
发展历程 |
1953年,由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当时住院床位122张;七十年代,住院床位扩至210张;1983年,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厅级建制;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现有住院床位317张 |
科室设置 |
设有19个专科门诊,包括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眼肿瘤及眼眶病、眼底病外科(视网膜玻璃体病)、眼底内科、眼外伤、眼肌病、眼部整形、中医眼科、黄斑病、小儿眼病、遗传眼病、屈光科、葡萄膜炎专科、准分子激光、接触(隐形)眼镜、神经眼科、泪器病、结膜病等 |
专家团队 |
现收录科室医生22名,其中6位正高级专家、4位副高级专家,7位医生开通在线问诊服务。不同专科有各自专家团队,如白内障科有教授/主任医师9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眼底病科(区庄院区)有正高教授/主任医师团队5人、研究员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及专科医师等13人 |
诊疗特色 |
不同专科有不同诊疗特色,如角膜病专科和角膜屈光手术专科治疗各种角膜病,开展角膜移植手术、表面角膜镜片植入、角膜屈光性手术、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白内障科率先在国内开展飞秒激光、微小切口(2.2mm)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及多焦点、散光人工晶状体等多种新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复杂难治性晶状体疾病诊治水平先进;眼底病科以眼底病变精准诊治为特色,借助多种手段诊治各类眼底疾病 |
学术成果 |
基于十万余例超广域眼底彩照,研发出全球基于人工智能的眼病筛查指导系统,研究成果于1月8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子刊《生物通信》 |
就医服务 |
1. 门诊实现就医信用无感支付(广州医保、市直医保患者适用),医生开具门诊处方后系统直接进行医保结算,患者免排队缴费;2. 实行分时段就诊,就诊患者诊前均需检查视力,部分专科就诊前需做检查准备;3. 开展院内转诊服务,可到2号楼1楼前线服务台办理;4. 周六上午安排专科专家出诊,周一至周五下午6:00 - 9:00、周六、日上午综合门诊开诊,并配套验光检查 |
排名情况 |
复旦排行榜全国第1名,互联网口碑全国第4名 |
近期动态 |
1. 2024年6月1日,作为牵头单位开展2024年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眼科专业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圆满结束,考核设有广州、深圳二城四考点,来自全省33个规培基地的292名住院医师参加;2. 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拟聘人员公示,拟聘用吴晓航、吴倩妮、汪瑞昕、靳光明、赖伟翊等5人 |
专科名称 |
专家团队 |
诊疗特色 |
科室亮点 |
白内障科 |
专科拥有一支全国实力为雄厚的专业技术团队,现有教授/主任医师9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是我国高层次白内障专科医生培训基地 |
率先在国内开展飞秒激光、微小切口(2.2mm)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及多焦点、散光人工晶状体等多种新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先天性白内障、高度近视/玻璃体切除术后等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以及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复杂难治性晶状体疾病的诊治水平已处于先进水平。全科对白内障手术进行精细化、均质化质量控制,有效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对人工晶状体测算的不断优化,使得患者术后目标屈光度更为精准;制定小儿白内障诊疗规范,极大的提高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预后 |
是我国早开展微创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基地之一,今已建设成为、国内、规模大的白内障诊疗及疑难病治疗中心之一 |
眼底病科(区庄院区) |
本专科拥有实力雄厚、国内的眼底病诊疗体系,包括眼底外科手术、眼底内科诊疗、眼底激光、眼底影像、眼底科觉电生理、眼底注药等系列专科领域。现有以科主任马进教授引领的正高教授/主任医师团队5人、研究员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及专科医师等13人 |
以眼底病变精准诊治为特色。通过眼底影像学分析(包括眼底OCT、眼底荧光造影、眼底超声等),借助眼底手术、激光、眼内靶向药(玻璃体腔注药)等多种手段,致力于各类眼底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等,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疾病、病理性近视视网膜病变、急性或慢性视神经疾患)的病因和诊治分析等 |
是全国的眼底病疑难诊疗中心,患者来自全国32省市及欧美、港澳台。科室年门诊量超过8万人次,造影及相关影像检查超过4万眼次 |
维度 |
内容 |
定义 |
广州医保部门面向广州市医保参保人员推出“先诊疗、后付费、免排队”的便民服务,被列入2023年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实现看病缴费零操作,为广州市参保群众提供极简又方便的无感支付体验 |
适用人群 |
广州医保、市直医保患者 |
使用流程 |
1. 公众号签约入口点击授权开通;2. 签约成功后,根据提示绑定银行卡或信用卡,可选择银行储蓄卡或信用卡进行绑定;3. 医生开具门诊处方后,系统直接进行医保结算,患者不需要排队缴费就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诊治 |
术语解释:

1. 超广域眼底成像:传统眼底照相范围仅有30° - 45°视野,可能会出现漏诊。超广域眼底成像范围为200° - 240°,能有效观察到周边视网膜病变,可以更早、更准确的检查出全周视网膜的病变。
2. 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可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3. 微小切口(2.2mm)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种白内障手术方式,切口小,对眼睛的损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快。
4. 多焦点、散光人工晶状体:用于白内障手术中的人工晶状体类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提供不同距离的视力,散光人工晶状体可矫正散光。
5. 眼底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对眼后段组织进行断层扫描的技术,可清晰显示眼底组织结构。
6. 眼底荧光造影: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或照像的一种检查法,可用于诊断眼底血管性疾病等。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