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医院作为人员密集且流动频繁的场所,防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眼科医院积极响应和省市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严格且人性化的防疫措施,全力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山西省眼科医院的防疫举措。
就医防疫规范
山西省眼科医院在就医环节制定了详细且严格的防疫规定。所有入院人员都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不过对于3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就诊,只需提供陪诊人员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即可。这一规定既考虑到了整体的防疫要求,也充分照顾到了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
对于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医院专门设置了发热门诊,位置在门诊楼东侧,引导这些人员前往该区域就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的交叉感染。
无核酸的急诊患者也有专门的安排,由预检分诊人员引导至应急诊室就诊,并且要求患者全程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在紧急就医的情况下也能做好防疫措施。而核酸检测阳性的门诊患者,则需要在预检处主动告知工作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由专人引导至阳性诊疗区就诊,实现了对不同健康状况患者的分类管理,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在就诊过程中,患者被要求按要求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为了减少人员聚集,门诊科学地间隔每名患者的就诊时间,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的规定。当有排队需要时,患者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候诊时,患者及陪同人员也被要求勿大声喧哗,勿扎堆聚集,要安静有序候诊。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防疫效果,也为患者营造了一个良好、安全的就医环境。
预约管理措施
山西省眼科医院实行实名制预约挂号,所有号源都被放入预约平台,患者可以预约7天内的门诊号源。预约方式也十分多样,包括医院官网、健康山西APP以及山西省眼科医院微信公众号,方便了不同需求的患者进行预约。
医院严格执行“分时段就诊制度”,患者在预约成功后,会收到手机微信或短信推送的建议候诊时间。医院建议预约患者可提前半小时来院,这样既避免了患者聚集和拥挤,又大限度地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就诊结束后,医院也提醒患者避免逗留,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住院防疫要求
对于入院患者及固定陪护人,进入住院部均须查验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疫情特殊时期,医院病房实施封闭式管理,遵循非必要不陪护的原则,并且谢绝一切探视,建议家属采用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慰问访视。如果确需陪护患者,也仅限1名固定陪护人员,严格控制住院部的人员数量,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在院期间,患者和陪护人员都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得随意脱去口罩,也不能在就诊区域饮食,使用后的口罩也不能随意丢弃。住院部的开放时间也有明确规定,早7:00开放,晚19:00后只出不进,20:00禁止一切进出,通过严格的时间管理,加强对住院部人员流动的管控。
医院整体防控措施
山西省眼科医院在加强医院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医院加强了对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健康问询和体温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就会及时进行隔离。同时,对医院员工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他们严格遵守防护措施,及时更换口罩和防护服,勤洗手、常消毒,从医护人员自身做起,保障医院内部的防疫安全。
为了减少患者聚集,医院积极开展网络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和药物配送服务,这样可以让一些病情较轻或者不需要现场就诊的患者在家就能解决问题,减少了医院的人流量。医院还对门诊预约进行合理安排,避免患者在门诊内等候时间过长,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在院内消毒方面,医院加强了对公共区域、诊室、病房等区域的消毒,确保环境卫生。医院还要求医护人员及时更换防护用品和手术器械,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卫生,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清洁的就医环境。
从6月17日起,医院对所有新入院住院患者和手术患者及其固定陪侍人均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停止了患者入院前血常规及胸部CT检查(已完成胸部CT的住院患者,6月19日前有效)。患者需要持7日内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及入院证办理入院手续。如果来院时未做核酸检测的患者,可以持省眼科医院入院证到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省眼科医院往西300米府西街路南)进行核酸检测,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及入院证办理入院手续。采样地点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街8号,府西街与解放路交接口,国贸大厦斜对面,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门诊入口西侧临街便民门诊(外有标识),检测费用为75.6元/人,检测时间为周一至周日8:00 - 18:00均可检测。
特殊时期的门诊调整
为了满足患者在就诊时间、就诊方式等方面差异化、多元化的就诊需求,山西省眼科医院恢复了因疫情而中断的夜间门诊服务。所谓“夜间门诊”,并不是让大家半夜三更来看病,而是为了方便上班族,将门诊的时间延长到了晚间。夜间门诊开诊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17:30 - 19:30,每天由两名专家出诊,夜间门诊全部号源为现场挂号,就诊费用与白天一样,这一举措解决了很多就医患者白天忙碌、没空来院就诊的烦恼。
医院防疫检查与部署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防疫工作,多次开展相关检查和部署。8月30日下午,山西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孙斌、纪委书记李旭光、副院长李俊红、副院长周国宏带领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对全院开展了医疗安全生产和院内疫情防控大检查。此次查房院领导先后对入院关卡、预检分诊、门急诊大厅、住院部、药房、病房装修工地、消防保卫等重点岗位和区域进行了排查,并对窗口和关键岗位的服务设施、服务流程、服务态度等进行了重点检查。每到一处,院领导认真听取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的自查情况汇报和建议,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立行立改。检查组要求各科室要落细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守好、守牢、守住医院疫情防控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4月11日上午,院长孙斌主持召开了加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近期的疫情防控、人员核酸检测、医疗安全生产进行了再部署。随后,院长孙斌,副院长李俊红和副院长周国宏分别率队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疫情防控行政查房,慰问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检查各科室部门疫情防控相关政策与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及人员在岗情况等。查房过程中,院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深入住院部、门诊部、检查科室及病房装修工地,认真排查防控隐患,通过听取汇报、口头询问、查看记录等方式,对各科室的防控措施、日常管理、人员在岗情况及应急处置等重点环节及薄弱环节进行了督导检查,内容涵盖住院患者一床一陪护、患者及陪护核酸检查落实、患者及陪护防护措施落实、科室防护用品配备、缓冲病房内防护用品准备、病房封闭式管理落实以及疫情防控台账、病房装修工地人员防控等方方面面。院长孙斌要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全院各科室要切实把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各科室要时刻保持处于“战斗状态”,严格把控人员筛查关卡,对入院人员、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排查,认真执行门禁管理,减少病房人员聚集,减少患者及家属在陪护病区内走动。全院各科室要提高警惕严防疫情,消除松懈麻痹思想,严格落实各项防控举措,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防疫措施的意义与影响
山西省眼科医院的这些防疫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从患者角度来看,严格的防疫规定保障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让患者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多样化的预约方式和分时段就诊制度,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减少了在医院的等待时间。夜间门诊的恢复,更是满足了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体现了医院的人文关怀。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医院加强管理和消毒措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了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同时,严格的防疫要求也有助于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从社会层面来看,山西省眼科医院作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严格的防疫措施有助于控制疫情的传播,为社会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医院的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也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未来防疫工作展望
尽管山西省眼科医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疫措施,但疫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未来的防疫工作仍然面临着挑战。医院需要持续关注疫情动态,根据和省市的新政策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防疫措施。
在技术创新方面,医院可以进一步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患者的就诊信息和健康状况,提前做好防控准备;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体温监测和症状筛查,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和风险。
在宣传教育方面,医院可以加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防疫知识宣传,提高大家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发布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和医护人员正确对待疫情,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此外,医院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分享防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疫情挑战。通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强大的防疫合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西省眼科医院在防疫工作中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通过一系列科学、严格且人性化的防疫措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在未来的防疫工作中,相信医院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优化防疫措施,为抗击疫情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眼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